如今,越来越多的传统菜市场通过改造升级成为城市新名片。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:部分改造后的菜市场在经历短暂的“网红期”后,客流量逐渐回落。那么,菜市场设计该如何才能超越短暂的视觉吸引,实现可持续的“长红”?


首先,我们必须承认,高颜值的“网红”设计在初期引流方面效果显著。在社交媒体时代,视觉冲击力是有效的流量入口,能快速改变传统菜市场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陈旧形象。


但关键在于,若将“网红”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,则本末倒置。过度追求“出片率”可能导致运营成本高昂、功能布局不合理、真实购物体验被牺牲。当消费者发现市场除了“好看”并无其他吸引力时,复购率便无从谈起。因此,网红设计应是锦上添花的手段,而不能替代市场作为生活场所的根本功能。

 


所以,在飞洋设计眼中,看来,想让菜市场从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,关键不在于把它打造成一个精致的“展厅”,而在于把它规划成一个有生命力的“社区客厅”。具体而言,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:


1.选址贴近真实需求。 市场位置应优先考虑居民日常活动的范围,确保交通便利、覆盖足够的常住人口,而不是单纯追求人流量大的旅游区或商业区,这样才能保证稳定的客源。


2.业态组合满足多元场景。 除了蔬菜肉类,应合理配置熟食、早餐、日用杂货等便民业态,甚至考虑引入轻食、修补等服务功能。通过一站式满足多种生活需求,才能提升顾客的到访频率和停留时间。


3.动线清晰,注重体验效率。 市场内部通道要宽度适宜、避免死角,让顾客能轻松找到所需商品,同时保障物流和垃圾清运等动线不影响购物体验。高效的空间布局能直接提升使用感受。


4.基础设施确保长期好用。 排水、通风、照明、电力等硬件系统必须可靠耐用,这是市场保持环境整洁、降低运营成本、实现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础,远比表面装饰更重要。


5.营造特色但不忘本质。 在设计中可以融入本地文化元素,但核心是服务于市场功能,避免过度设计。真正持久的特色来自于干净整洁的环境、友好的交易氛围和符合居民生活习惯的便利性。

 


小编总结:在菜市场设计中,从“网红”到“长红”,不是否定流量价值,而是让设计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、商业与民生的桥梁。只有这样,菜市场才能持续发挥其作为城市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价值,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,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活力空间。

从“网红”到“长红”:菜市场设计的综合考量

当前,越来越多的菜市场通过改造升级成为"网红"打卡地。但如何让这种热度持续下去,实现从"网红"到"长红"的转变,需要我们在设计阶段就进行系统性的考量。
创建时间:2025-10-24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136-5681-7003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