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现代改造中,灯光设计不仅是照明手段,更是提升购物体验、刺激消费的关键。接下来,飞洋小编将从合规要点、分区策略、技术参数与安全细节四个维度,解析菜市场灯光设计的核心要点。
 

一、合规先行:告别“美颜灯”,回归真实色泽
新规明确要求,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不得使用通过有色光源、灯罩或外加色膜等方式改变商品真实色泽的照明设施。这意味着以往常见的红光“肉铺灯”、绿光“蔬菜灯”等均被禁止。

 


合规的灯光应以还原食材自然色泽为第一原则,避免误导消费者对新鲜度的判断。改造中需拆除所有带颜色的灯具,改用色温、显色指数符合要求的光源。杭州、北京等多地市场在更换为白光灯具后,顾客对商品真实度的信任感明显提升,投诉率下降。
 

二、分区照明策略:在合规基础上提升表现力
蔬菜水果区:推荐使用中性白光(4000K–5000K)‍,显色指数(Ra)≥90,使叶菜翠绿、番茄鲜红,同时完全避免使用绿色或其他有色光。
肉类水产区:以往用红光掩盖血色的做法已违规。应选用冷白光(≤6500K)‍,并确保显色指数高(Ra≥90),让肉质的鲜红与鱼鳞的银亮自然呈现。
熟食/糕点区:仍可沿用暖黄光(2700K–3000K)‍,因其不属于生鲜食用农产品,暖光能营造温馨氛围,增强食欲。
通道与公共区:需保持均匀明亮的整体照明,亮度不低于200lux,采用节能LED面板灯或线性灯带,确保动线清晰、安全无死角。

 


 

三、技术参数:色温、显色指数与智能控制
色温范围:建议整体在2700K–6500K之间选择,根据功能区细分,避免使用超出此范围的极端色温。
显色指数:Ra初始值不低于90,确保商品颜色真实、自然。
节能与智能:LED灯具为主,可配置智能调光系统,在低客流时段自动调暗,高峰时段全亮,节省电耗。
层次设计:通过“基础照明+重点照明”结合,用射灯或筒灯突出摊位商品,但绝不使用颜色滤镜或变色灯珠。

 

四、安全与细节:确保合规持久有效
防眩光:灯具加装遮光罩或采用深罩型设计,避免光线直射人眼。
防潮防火:选用防尘防水等级IP54及以上的灯具,适应市场潮湿环境,杜绝过热风险。
定期检查:市场管理方需定期巡查,防止经营者私自加套色膜、使用有色塑料袋等“擦边球”行为。

 


 

总结
灯光在菜市场改造中已从“美颜工具”转变为真实展示与体验提升的双重载体。新规之下,只有合规、高显色、分区的灯光设计才能既避免法律风险,又让食材在真实光线下焕发本真魅力,赢得顾客信任。投入科学的灯光改造,不仅能“点亮”市场环境,更能“点亮”生意!


飞洋团队专注菜市场规划设计十余年,参与过1000+个农贸市场的调研、规划、设计,深知其中的关键决策点。如果您需要专业建议,欢迎预约咨询获取更多专业指导。

告别“美颜灯”,菜市场改造中灯光设计的大学问

告别“美颜灯”,用真实光线点亮菜场生意!本文将从合规要点、分区策略、技术参数与安全细节四个维度,解析菜市场灯光设计的核心要点。
创建时间:2025-11-28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136-5681-7003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