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城市消费升级与农产品流通需求增长,老旧农贸市场空间不足、动线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。农贸市场改扩建应运而生,如何在有限条件下突破空间瓶颈?以下两种前沿的农贸市场改造设计策略,为市场扩容提供切实路径。

 


一、水平扩展——优化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
适用场景: 市场周边存在可利用空地或可拆除的非承重建筑。
在农贸市场改造设计过程中,首先应进行详细的现状调研。包括建筑结构分析、人流动线记录以及商户经营状况评估。在此基础上,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:
1.拆除不必要的隔墙和障碍物,采用开放式空间设计。传统市场往往被过多墙体分割,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下。通过拆除部分非承重墙,可以形成连续开阔的交易区域,不仅增加了摊位数量,还改善了视觉通透性。
2.重组功能分区,提高空间使用效率。根据商品类别和消费习惯,重新划分鲜肉、水产、蔬菜、熟食等区域。将关联性强的业态相邻布置,减少顾客迂回走动,同时压缩辅助通道宽度,最大限度增加营业面积。
3.利用周边扩展空间。许多农贸市场周边存在闲置空地或利用率较低的设施。在改扩建时,可以考虑向周边延伸,增加建筑占地面积。这种扩展方式需要协调规划审批和邻里关系,但往往能带来最直接的空间增益。
设计要点: 新老建筑外立面风格需统一,内部通风、排水等基础设施必须提前统筹,确保运营可靠性。

 


二、垂直扩展——开发立体空间与多层利用
适用场景: 市场层高充裕(通常≥5.5米)或具备局部加建条件。
当横向发展受限时,向上或向下拓展成为破局之道:
1.利用挑高优势增设钢结构夹层。底层布局水产、肉类等高人流品类;夹层引入轻加工、预制菜、特色餐饮等衍生服务,形成消费闭环。
2.若地质条件允许,向下开挖建设地下仓储配送中心或冷链库房。此举不仅能释放首层经营面积,更可升级供应链能力。
3.平屋顶可改造为光伏农场、休闲露台或物流周转区,既降低能耗,又拓展功能外延。
设计要点:结构安全是前提,需专业机构进行荷载验算。垂直交通设计尤为重要,自动扶梯、货梯的数量与位置需科学规划,防止人流物流交叉。


总结:农贸市场改扩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专业团队进行全面规划和精细设计。通过水平扩展与垂直扩展两种策略的科学应用,不仅可以有效扩大经营空间,还能全面提升市场环境质量和服务功能,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。

农贸市场改扩建指南:扩大经营空间的2种设计策略

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农贸市场改造设计中,如何通过规划设计实现经营空间的合理扩展,同时兼顾商业空间设计的实用性与效率。
创建时间:2025-08-29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136-5681-7003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